12月3日,由沈阳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主办的2024年民宗工作干部依法行政工作暨宗教界中青年教职人员培训班正式开班,副局长马晓伟出席并讲话。全市各区、县(市)宗教工作干部、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四员”以及宗教界中青年骨干教职人员8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为期3天,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升我市宗教工作干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能力,提升宗教教职人员理论素养和水平,推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沈阳实践。培训班邀请了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相关领域专家、省民族和宗教委以及我市公安、安全相关部门的工作骨干作为授课讲师,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宗教政策法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史、抵御渗透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宗教工作执法流程梳理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开班仪式上,马晓伟对参训人员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是要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工作站位,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宗教工作干部和宗教界教职人员是宗教工作“三支队伍”的重要力量,是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将宗教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认识,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宗教界中青年教职人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促进宗教健康传承,真正以“政治上靠得住”的标准作为自身工作的准确站位,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二是要坚持知行合一,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提升解决问题能力。要善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指导解决宗教领域的矛盾和问题,结合各宗教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要支持佛教界、道教界加强教风建设,弘扬崇俭戒奢传统美德,依法治理“借教敛财”和商业资本介入宗教的行为,整治滥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现象;要在伊斯兰教领域坚决遏制境外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蔓延,发挥伊斯兰教界爱国人士在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坚决治理“沙化”“阿化”倾向性问题,以及“清真”概念泛化问题;要扎实推进天主教民主办教工作,稳妥推进天主教地下势力转化;要支持基督教坚持正确的办教方向,把“三自”原则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要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积极消化存量,防止增量,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维护基督教活动规范有序。
三是要增强法治意识,全面从严治教,着力提升法治能力。要深刻认识法治在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具备的重要作用,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要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辽宁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规章为依据,夯实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要切实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正确认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维护宗教活动正常秩序。要按照“品德上能服众”的标准,全面从严治教,树立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良好形象。
四是要强化岗位责任,发挥自身作用,着力提升履职能力。宗教工作干部要肩负岗位职责,坚持守正创新,既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又能在重难点问题上要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打通宗教工作“最后一公里”,不折不扣地将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要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既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素质,又要在“关键是起作用”,真正成为联系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开班仪式结束后,由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张明教授讲授的,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第一堂课正式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