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部署,全面做好中秋、国庆双节全市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市各族群众及广大信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国庆假期,节日前夕,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对市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宗教团体驻地及各重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走访调研,并向全市民族宗教界送去节日问候。
9月25日至26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和宗教局党组书记曹政东分别到市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清真南寺、慈恩寺、市基督教两会驻地进行调研。实地检查了相关单位的消防设施,用火用电等情况,对日常巡检、应急预案、假期值守等情况作详细了解。
曹政东书记指出,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共庆,呈现出假期时间长,出行人数多,景点人员密等特点,各地区、各宗教场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压实区(县市)、街道、社区和场所各级监管、主体责任,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切实做好我市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他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及“四员”作用,开展节日期间巡查检查,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落实整改。二是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防护举措,特别是注意做好场所施工修缮期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在信众密集的重点场所,要在用火、用电、用气,人流量较大等重点区域,设专人专岗管理,坚决杜绝发生火灾、踩踏等事故,全力保障广大信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在规范做好场所日常管理同时主动践行宗教中国化方向,要大力开展“四进”活动,组织有条件的场所举行升旗仪式,通过在场所内悬挂国旗等方式营造出宗教界共庆国庆佳节的良好氛围;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倡导各族群众及广大信众,秉持欢乐祥和、崇尚节约、文明健康等理念平安过节;要借助中秋节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在场所内组织有文化内涵的各类活动,在讲经讲道中宣传文化精髓,引导广大信众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四是要提高民族宗教工作的敏感性,特别是重点关注涉民族宗教因素的舆情信息,防止“清真”概念或“网红”场所等因炒作而引发“关注”,对我市民族宗教工作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9月26日至27日,副局长关艳萍带队到烟花回族公墓、满堂回族公墓、长安寺、南关天主教堂等单位走访,她强调,全市民族领域务必绷紧安全生产工作之弦,落实各项安全举措,做好相关预防工作。特别是回族公墓作为公共服务窗口,更要加强安全自检自查,全面排除墓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死角”,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同群众做好沟通,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密切关注妥善处理舆情问题,确保中秋、国庆节期间殡葬服务工作稳定运行。
9月26日,副局长马晓伟带队对西塔延寿寺、北市基督教堂进行走访调研。他强调,要重视宗教场所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活动、人员等要落实管理制度,确保宗教场所内部运行有序。要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服从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要积极推进宗教活动场所”四进“工作,特别是传统节日、国家法定节日要营造氛围,通过讲经讲道等形式向广大信众传播爱国爱教思想,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宗教界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要做好节日期间场所安全管理,主动排查问题隐患,尤其要对用火、用电安全和建筑设施安全给予重点关注,坚决做到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